不知大家有没留意到,从2025年6月开始,随着VCF 9的发布,Broadcom开始将ESXi的名字又改回了当年的ESX,也就是说,从ESXi又重新回到了2000年早年的命名方式。
比如vSphere介绍的官方主页,已经不见ESXi的踪影,全部字眼变成ESX,https://www.vmware.com/products/cloud-infrastructure/vsphere

又如ESXi内部版本build号对照页,也可以看到ESX9,并不是”ESXi 9″,https://knowledge.broadcom.com/external/article/316595/build-numbers-and-versions-of-vmware-esx.html

这个改动应该对我们很多IT运维老兵来说是一种“情怀唤醒”,毕竟早在2000年初期推出的ESX,是很多企业走向虚拟化的起点。而“i”这个字母,是在ESXi 4.1时代引入的,代表一种“整合版”(Integrated)的架构,即完全取消了之前传统的Linux服务控制台,同时VMware自己的内核vmkernel取代了linux kernel
(当年的ESX是先加载Linux内核,再加载vmware的其他模块)
现在虽然ESX 9 依旧是无控制台架构(service console 并没有回来),但Broadcom还是决定把名字中的 “i” 拿掉,似乎有点“品牌回归”的意味?
官方并没有明确解释原因,搜了几个官方的博客,也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解释。
个人猜测,可能只是一次命名统一策略,可能是为了更好地配合 VCF、VVF 等产品的命名体系?
至此,ESXi正式画上了15年的句号。
最后来整理下各代ESX和ESXi的发展历程:
版本 | 发行时间 | 一些备注和里程碑 |
---|---|---|
ESX 1.0 | 2001年3月 | 初代 VMware ESX,首次支持虚拟化裸机服务器 |
ESX 2.0 | 2003年12月 | 引入VMotion、VirtualCenter概念 |
ESX 2.1 | 2004年7月 | 提升VMotion稳定性和驱动支持 |
ESX 2.5 | 2004年12月 | 支持更高的CPU/memory配置,改进存储 |
ESX 3.0 | 2006年6月 | 引入HA、DRS;VC 2.0同步发布 |
ESX 3.5 | 2007年12月 | 支持Storage VMotion,更多硬件兼容 |
ESX 4.0 | 2009年5月 | vSphere 4平台,支持热扩展 vCPU/memory |
ESXi 4.1 | 2010年7月 | 最后一个支持 ESX classic的大版本,鼓励转向ESXi |
ESXi 5.0 | 2011年8月 | 完全转向ESXi架构,新增 Auto Deploy、Profile等功能 |
ESXi 5.1 | 2012年9月 | 引入SSO、vSphere Web Client |
ESXi 5.5 | 2013年9月 | 支持更大VM(64 vCPU / 1TB RAM)、VSAN beta |
ESXi 6.0 | 2015年3月 | 引入vCenter Appliance、VVol、跨vCenter的vMotion |
ESXi 6.5 | 2016年11月 | HTML5 客户端正式推出 |
ESXi 6.7 | 2018年4月 | 提升安全性(TPM 2.0, Secure Boot)、性能分析工具 |
ESXi 7.0 | 2020年4月 | vSphere 7 with Kubernetes(Tanzu初步支持)、全新 Lifecycle Manager |
ESXi 8.0 | 2022年10月 | 引入DPU支持(Project Monterey)、vSphere+云服务整合 |
ESX 9.0 | 2025年6月 | VCF 9,NVMe 内存分层,GPU‑加速vMotion提升、DPU offload等 |